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觀影] The Laramie Project:研究者與田野;仇恨犯罪遇上死刑


剛看完由Mois’es Kaufman在2002年導的真相拼圖(The Laramie Project),導演與Tectonic劇團成員在Matthew Shepard被謀殺致死後,來到懷俄明州的Laramie。本片是他們一行人在Laramie進行了超過了200人次與當地居民的訪談後編成的一齣舞台劇的電影版本。其中依據本案Matthew Shepard被謀殺前的時間表予以實地實際模擬了一遍。1998年10月,懷俄明大學一名同性戀學生:馬修謝普,被發現遭綑綁於Laramie小鎮郊外的一處籬笆上,被人痛毆而身受重傷,引起全美上下的關注。經過一禮拜的生死搏鬥,馬修謝普仍不敵死神招喚,在21歲生日前夕去世。一夕之間,居民心中美麗寧靜的家園也隨著他的死亡成了眾矢之的的罪惡重鎮。

Kaufman與劇團成員在訪談當地居民時遭受到各式各樣的人,居民面對Matthew Shepard的態度也都不同。有的良善,有的卻不願意再提起這件事情,甚至表現出相當強烈的拒絕態度。小畢老師認為這其實可以用來說明研究者與田野之間的關係,若研究者所要進入的田野是具高度爭議,田野裏頭的人甚至不願意向研究者說明這件事,或是直接拒絕研究者時,研究者又該如何自處?劇組中有幾位為男女同志,當他們直接面對恐同的仇恨言論時,可以反駁嗎?電影裡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女同志在街頭訪談神職人員,該神職人員先是說他的身份不方便發言,繼而說Matthew Shepard在死前如果還有意識的話,應該要知道他的一生(作為同志)是錯誤的。女訪員聽完這番話,跑回劇組放聲大哭。她氣憤的是,為什麼她容許對方發表這樣的言論,而沒有當場表示不同的意見。「當研究牽涉敏感而具爭議的主題時,研究者勢必要事先演練如何處理此種衝突。」(引自畢恆達2011 論文寫作課程大綱)

此部片中文譯名雖為真相拼圖,我對其中「真相」二字卻相當有感觸。有著一定程度爭議的田野,在台灣的經驗中我想起了發生在1979年的油症事件(可以參見我先前的網誌內容),在油症事件發生後,受害者或是相關人員都不願意再談起此事,有些受害者甚至拒絕訪問。《被遺忘的1979》作者陳昭如在後記的第一句就寫到:


這不是一部關於「事實真相」的書。


那時我讀到這句話簡直不敢置信。身為作者的你在第一部分將油症事件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甚至知道賣油的是哪些人?哪些油廠?也找到應該可以負責的政府單位,為什麼會在這邊說這不是一部關於事實真相的書?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後來陳昭如接著說,在她第二部分呈現受害者的生命經驗裡,的確是有很多人拒絕他的訪問,甚至要她不要再如此追究到底。陳昭如在追究的過程也發現,油症所牽涉的人、事、時、地、物太多了,時間又久,長期以來社會大眾對事件的漠視,對油症所造成的傷害也不小於元凶,從這點來看,或許我們都是共犯結構的一分子。

回到真相拼圖上,如果這部片子企圖要呈現Matthew Shepard到底因為什麼而死?我想在訪談居民的過程已經可以找到答案:是仇恨。Laramie town的居民雖然都說她們的生活是各過各的,但這樣各過各的其實也就是反映了這個小鎮其實相當保守。大家只要不問不說,就不會知道我們對某些事情的態度是什麼。直到在這個小鎮有一位男同志死了後,才慢慢反映出小鎮對同性戀的態度。

要說什麼殺死了Matthew Shepard,其實是恐同症(homophobia)及因其而產生的仇恨。影片欣賞到這,我開始面對:那麼我們究竟要如何處置那兩位殺害Matthew的年輕人?我發現我受到了死刑的誘惑。面對仇恨犯罪,我沒有辦法拿出寬恕來原諒因為仇恨而殺人的人。他們應該是要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的,既然只因為仇恨而將人殺掉,這種行為對我來說目前還沒有辦法原諒。影片中Matthew的父親在審判前講的話也令人印象深刻,他說他的確巴不得兇手立刻死。可是後來他選擇原諒了其中一位兇手。因為他希望兇手用活著的每一刻去記著Matthew,記著他的生命是因為Matthew才能繼續延續。

最後影片結束在一段對話中,居民對劇組的人員說:「Matthew事件過了那麼久,這個州或這個小鎮仍不見有任何相關反歧視法或是反仇恨法的出現,那麼Matthew生命的犧牲,到底為我們帶來了什麼?」

此片亦入選第一屆殺人影展。http://www.wretch.cc/blog/tukiki/106293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