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作家臉書之日常:讀向陽《臉書帖》

     網路空間中能夠發表文章的平台日新月異,從早年的電子布告欄,到近年的部落格,目前在台灣的新興平台非臉書(Facebook)莫屬。自楊佳嫻出版《瑪德蓮》,到晚近像是王丹和駱以軍等人也都將臉書上的文字集結出版。在臉書寫作的新挑戰我認為是必須考量讀者閱讀臉書的習慣。詩人鯨向海曾言現世是小詩的時代,認為在諸多社群網站中藏著許多精美且短小的詩句。我們在臉書上似乎也不易閱讀長篇文章,儘管仍有些創作者意識到這點並挑戰打破這樣的閱讀潛規則(如:吳明益)。
    詩人向陽受前聯合文學前總編輯之邀,將自2009年加入臉書後發表的文章整理集結成冊《臉書帖》。書內文章的排序並非依照向陽在臉書上寫作的時間,而是依照文章的內容和主題加以分類。如此編排與分類的好處除了能夠彰顯向陽的生活軌跡,亦能得知其喜好、在意,甚至是關懷之事爲何(如:文學屆的活動、台灣的自然生態或民主)。每一卷底下的文章也能彼此呼應或是對照,將這一卷的主題襯托出來。
    從將臉書內容集結出版成實體書的幾位作家來看,仍看得出幾項缺點:首先是每篇文章的長短深淺不一。儘管這類的作品目前在出版市場都定位在隨筆,以向陽的《臉書帖》為例,仍有幾篇文章僅三、四百字左右,講述了某事之後文章就結尾,是較為可惜的。其次是,臉書的文字和照片在實體書上如何呈現。 最明顯者我認為是在駱以軍的《小兒子》。當時本以為出版社會將駱以軍在臉書上的排版重新調整,沒想到在書店翻到實體書時,其排版方式如同在駱以軍的臉書上閱讀,不清楚這是作家和出版社執意如此或是懶於重新排版。向陽的《臉書帖》在文字排版及照片的安排則相對平穩。除了能有機會讓沒追蹤訂閱向陽臉書的讀者一窺作家手稿外,有些文字內容的確是在有照片的對照下,更明白作者所言爲何。
     未來應當還會有好幾本書是從臉書的內容集結,讀者是否會對這樣的隨筆買單,除了上述的兩點之外,關鍵更在於如何將作家的日常生活寫得引人入勝,進而引起讀者的共鳴或好奇,才是考驗之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