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處女座的男人◎畢恆達

  這一期季刊的主題是處理性別的生物決定論,以及坊間許多「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為什麼男人不聽,女人不看地圖?」等類型書籍,還有大學學測生物決定論的考題。不管讀者接受的程度有多少,都希望能夠刺激更多的思考與反省,也歡迎不同論述能夠加入季刊的討論。

  我認為把人分成男人與女人,然後說要男人像個男人,女人像個女人,這種論調就像是把人分成四種血型,然後說A型的內向、O型的固執;或者把人分成12種星座,然後說巨蟹座的顧家、處女座的細心一樣,都過於簡化我們做為人的複雜性格與社會處境。世界上有幾十億人口,有可能這麼簡單的劃分嗎?我就很好奇,巨蟹座的男人相對於不是巨蟹座的女人,誰比較顧家?而處女座的男人相對於不是處女座的女人,誰比較細心、有潔癖?

  我們也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某個常態分班的國中,其三年一班的數學成績分佈從40分到85分,平均70分,而三年二班的成績從45分到90分,平均75分,我們會說三年一班的學生比較沒有數學天分,所以應該放棄數學嗎?可是為何將班級換成性別的男女,社會大眾就可以自然地接受?這不是很奇怪嗎?我們也都無法接受黑人是不潔、不祥的,所以不能進入正在施工的地基,因為建物會因此而倒塌,這種說法。每個人都知道這是明顯的種族歧視,那為何把種族換成性別,就又得到正當性呢?女人不能觸摸獵人的獵刀、不能觸摸職業棒球員的球棒、不能登上漁船,因為會帶來厄運,但是有誰可以接受某個特定種族或族群的人不能做這些事呢?

  這類型的天生差異論,認為男生應該像男生、女生應該像女生的研究或論述,呈現了幾個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通常這些科學家只會研究社會中的弱勢偏差者(看誰的界定),也就是沒有掌握權力位置的「他者」,所以白人說黑人比較笨、男人說女人比較情緒化、異性戀說同性戀是胚胎發育不正常。科學家為何不研究異性戀是如何形成的?資本家為何貪婪?政治人物為何愛說謊?看看他們的腦袋天生是否有所不同。

  科學期刊大多發表男女確實或可能有差異的研究報告,男女沒有差別的研究發現似乎變成沒有學術價值。加上媒體對於男女大不同的高度興趣與關注,更加推波助瀾。同理,社會過於強調男女之間的差異,卻忽略了男人內部以及女人內部的自身差異。而二個群體平均數的差異,放到個人的處境,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有太多單一女性比另一個單一男性身高來得高(像林志玲這些女性模特兒,每個人都比我高大),也有許多單一男性比其他女性更容易迷路。我們為何要將人分成二類,然後要求他們玩不同的玩具、走不同的道路?有學者相信男女天生大腦不同,因而天生喜愛的玩具也不同,甚至建議父母不要買錯玩具(例如給男生買洋娃娃、給女生買機器人),免得浪費錢。這樣延伸出來的教育觀,不是很牽制人性發展的空間嗎?

  這種天生差異論的教育意涵為何?因為這種論述,所以他們會說因為女生天生數理能力差,就不要浪費時間學數學了,反正怎樣都比不過男生;男生天生不會表達情緒,所以就不要再責怪男生沒感情了。弔詭的是,這種論調一方面剝奪女性學習數學的機會,一方面又為男人不投注感情找到託辭。我同樣很好奇,如果相信男女天生差異,那麼既然女人的語言能力天生優於男性,為何社會並不鼓勵支持女人成為外交家、新聞局長或文學系教授?為何電影預告片裡的旁白都是男人的聲音?

  所以呢?很多科學的論述以及它的應用,實在與社會裡誰擁有權力位置(論述發言權)脫離不了關係。就像當同志用天生論來獲取同志的正當性的時候,恐同的異性戀者會說既然是天生的,我們就來做基因篩檢;當同性戀者用性取向是光譜或流動的這種說法來打破僵固的性別性取向界線時,恐同的異性戀者就會說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把同志送到醫院做心理矯治。論述與權力,怎麼分得開呢?

(本文為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2期,主題為性別與腦袋,總編輯序。)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電子檔下載:https://www.gender.edu.tw/society/index_magazine.as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